江南JNSport体育

专为老年人准备的银发旅游列车到底什么样?

2025-08-16 01:49

  人声沸,歌声起,琴声扬……前不久,460多名旅客乘坐“熊猫专列·什邡号”银发旅游列车,从四川成都出发,在河南焦作游览云台山等景区后,一路驶向东北。行至黑龙江伊春站,身着赫哲族服饰的演员登上列车,演奏口弦琴,跳起民族舞,欢迎八方客。

  新疆库车站,70岁的乘客朱燕走下“新东方快车”,与60多名游客同赏大美新疆。

  辽宁沈阳,旅客张凤玲搭乘“沈铁假日号”银发旅游列车,一路向西南,赴陕西西安、四川九寨沟、重庆等地游玩。

  今年1月,商务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国铁集团等9单位印发《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》,提出“到2027年,构建覆盖全国、线路多样、主题丰富、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”。数据显示,今年全国开行银发旅游列车总数预计突破2000列。

  坐上“沈铁假日号”不久,张凤玲与朋友四人一桌,打起扑克。老姐妹们一边玩牌一边聊天,甚是惬意。

  “坐银发旅游专列,不像自驾游得事事操心,跟着走就行,特别省心。”说起这事,张凤玲兴致盎然。她之前就坐过“沈铁假日号”旅行,这次不仅自己成了回头客,还约上了老朋友。

  退休这两年,张凤玲去过不少地方,山清水秀的西南地区一直是她的向往之地。今年3月,她在沈阳铁道文旅集团微信公众号上看到川渝之旅推介信息,随即报名预约。

 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,针对当地老年人“候鸟式养老”的需求特点,沈阳铁道文旅集团分季节规划旅游线路。

  近年来,银发旅游列车成为老年人出游“新宠”。国铁集团发布数据显示,2024年共组织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,是历年来开行数量最多的一年,比2019年增长近50%,运送游客超过100万人次,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%。

  “多景点、慢节奏、深度游,更重要的是,和自由行相比,价格更划算。”谢厚平选择了“熊猫专列”标准四人间的下铺床位,包含沿线住宿和部分餐饮在内,费用总计5280元。

  适应不同消费群体需求,银发旅游列车包括品质型、舒适型、普惠型3类,高性价比是舒适型和普惠型列车的显著优势。“熊猫专列”即属于舒适型列车。

  选择“熊猫专列漫行东北15日游”产品时,谢厚平对比发现:若按自由行,仅到行程第一站河南焦作,单人乘动车二等座费用为500多元,如果走完全程,每人仅车费就需数千元,“加上沿线住宿餐饮费用,会比乘坐银发旅游列车高出不少。”谢厚平说,如想更加舒适,“熊猫专列”还有高级四人间,价格7000多元。

  张凤玲乘坐的“沈铁假日号”属于普惠型。“列车分软卧和硬卧席位,价格在3000元至5000元不等,比自己玩便宜多了。”张凤玲感慨,14天游玩行程,省心、安全又实惠。

  一到夏天,谢厚平每天都要洗澡。出发前,谢厚平曾为这事儿犯嘀咕:“行程15天,一半时间在车上,洗不了澡怎么办?”

  “银发旅游列车运行时间长,洗澡关系出行体验。”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承担“熊猫专列”改造任务,其客车事业部项目管理部主任刘发鹏回忆,列车改造之初,就将解决洗澡难题列为头号议题。

  洗澡,得有足够的水。基于此前改造经验,车体增设了多个水箱和增压设备。“每节车厢都有淋浴和洗漱间。”刘发鹏说,列车停靠客站时,可以及时补水。

  还要确保安全。列车淋浴间内,地面铺设了防滑玻璃钢,墙面安装了防滑扶手。每节车厢增设了紧急呼叫按钮,“老人可以随时呼叫乘务员。”“熊猫专列·什邡号”列车长李沁瑶说。

  乘坐银发旅游列车,上下床铺是高频场景。2024年初改造车体时,刘发鹏通过列车运营方收集到不少乘客意见:有人反映床铺爬梯的踏面过窄,脚踩起来很疼。许多老人腿脚不利索,小小爬梯关系人身安全。

  “改造时,我们把爬梯踏面加宽到9厘米,还缩小了每层爬梯的间距,方便老人上下。”刘发鹏介绍。

  车体适老化改造,细节之处见服务:列车车厢每个“房间”都设有4个充电插座和1个USB接口,电加热器内嵌进车体,车内增设了光线柔和的阅读灯和高清液晶电视……

  与舒适型的“熊猫专列”不同,普惠型旅游列车一般不对车体结构和空间进行改造。近两年,不少旅行团、游客向沈阳铁道文旅集团反映问题:充电插座不够,爬梯上下不便,走廊和卫生间门槛较高……

  广泛吸纳意见,国铁沈阳局正按普惠型旅游列车标准,对车体进一步开展适老化改造。“我们计划取消走廊门槛,降低卫生间门槛;加大硬卧爬梯脚踏宽度,增加防滑胶垫;床头增设床头灯和USB接口。”国铁沈阳局车辆部客车科科长刘尧君透露,新车体预计今年内投用。

  傍晚时分,“新东方快车”在南疆大地奔驰,窗外戈壁起伏,车内热闹非凡。伴随乘务员的江南JN体育歌声,游客们自发打起拍子:“在那遥远的地方,有位好姑娘……”

  “唱歌、跳舞……列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!”朱燕说,有的旅客还会换上民族服装,体验表演。

  打造品质型列车,“新东方快车”推出系列文化活动。车上,运营方定时举办歌舞表演。车下,每到一地,游客都能看到沿线景区安排的演出。

  为让银发旅途有滋有味,各地铁路部门持续丰富服务样态。“熊猫专列”上,川剧变脸等表演精彩纷呈;“沈铁假日号”上,每趟车的集体生日会别具特色……

  “咔嚓”一声,画面定格。李沁瑶常在车上为老人们拍照、剪辑视频,“许多叔叔阿姨对拍摄角度不太懂,我就教他们怎么拍。”

  2024年,随着“熊猫专列·什邡号”投入使用,国铁成都局成都客运段组建旅游车队,打造多功能学习室,方便乘务员学习舞蹈、调酒、视频剪辑等技能。

  加入车队之初,李沁瑶学会了调酒和茶艺。原本就对拍摄和剪辑视频兴趣浓厚的她,经过学习实践,水平不断提升。现在,“熊猫专列”上汇聚了不少擅长川剧变脸和民族舞的乘务“特长生”。“我们车上10多名乘务员,个个都‘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’。”李沁瑶笑道。

  晚餐时间,饭香扑鼻。循着香气,朱燕走进餐车。眼前,一道道新疆特色美食已摆上餐桌,羊肉抓饭、大盘鸡……品种多样。然而,不少银发旅客属“三高”人群,如何让他们吃得更健康?

  “为适应银发旅客清淡饮食需求,我们调整了菜品类型。”“新东方快车”餐车主任李亚轩说,餐车供应的羊肉抓饭的油脂含量减少了三成,馕饼也由蒸制替代了油炸。清蒸鲈鱼搭配南瓜杂粮粥,是李亚轩向旅客推介最多的健康晚餐。

  在“沈铁假日号”上,张凤玲体验了自助餐:30元一位,8道热菜、2道主食,还有汤和水果。为“沈铁假日号”供餐的餐饮公司相关负责人罗志远介绍,今年3月,“沈铁假日号”将盒饭升级为自助餐,菜品更丰富,选择更多元,列车平均每餐营业额增长400多元。

  入夜,歌声渐歇。“新东方快车”上,随车医生王青走进一节车厢,为乘客测量血压。“血压平稳,记得按时吃药,休息好。”王青边叮嘱,边记录数据。乘客携带的中药需要冷藏,她接过密封袋后,走到列车的医用冰箱前,将药品按规定温度保存。

  在不少银发旅游列车上,运营方专门安排了随车医生,给旅客提供常见病诊疗和慢性病防治服务。“我们还建立了绿色转诊通道,一旦乘客突发重大疾病,第一时间联系临近车站,及时转诊治疗。”王青说。

  “熊猫专列”曾出现旅客晕倒的情况。“经随车医生紧急救治,旅客苏醒了。”李沁瑶回忆,由于医生判断患者可能突发脑出血,列车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联系最近的车站,救护车开进站内,将旅客转运至地方医院治疗,最终转危为安。

  不少铁路部门与沿线车站、医院建立了应急救援联络机制,但仍有提升空间。“目前,主要靠铁路部门单方联络协调,有时影响时效。”肖力国建议,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应急救援流程的标准化机制,推动铁路部门和属地机构形成合力。

  老茶馆里,奶茶香气四溢,游客们围坐一起,跟着老师傅学习打馕,感受地道喀什生活;旅拍店里,不少游客换上民族服饰,在古城街巷留下合影;一家传统木器制作店内,朱燕一手持木器,一手用工具细细雕琢,“最喜欢这种体验类项目,有意思。”

  银发旅游列车乘客多,出行时间长,消费潜力大。沿线地方如何联动,既为旅客提供周到服务,又能打造消费场景?

  长途旅行容易疲倦,特别是对银发旅客而言,休息条件好坏直接影响旅行体验。“新东方快车”15天行程里,乘客有一半时间下车住宿。为此,国铁乌鲁木齐局通过各地旅行社,与沿线多家酒店、民宿签订合作协议。“我们根据旅客消费能力,精选了环境好、设施新、服务优的酒店或民宿。”李晓博说。

  在喀什古城,除了有意思的旅游项目,许多特色商品也深受银发旅客喜爱。艾德莱斯绸、英吉沙小刀、特色手串……不少游客反复比较,选购中意商品。

  “制定行程和宣传推广时,我们明确了纯玩体验的旅游定位,行程中不设任何购物点。”李晓博说,旅客如有兴趣,可自愿购买,“据我们观察,商品越有特色,消费项目越有创新性和体验性,越受旅客欢迎。”

  为欢迎游客,焦作出台措施,云台山等景区对所有60岁以上游客免票,四川广元剑门关等景区也采取了相同的免票措施。

  “乘着列车去旅游”渐成潮流。自2024年4月首发以来,“熊猫专列·什邡号”已开行30列,接待游客1.33万人次。国铁沈阳局自2023年5月开行首趟银发旅游列车至今,累计开行超过400列,接待游客逾15万人次。今年上半年,国铁乌鲁木齐局开行银发旅游列车30列、接待游客8800多人次。

 谷歌地图 百度地图